课程名称:有机化学B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B
【课程编号】 GEN04153 | 【所属模块】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
|
【学分数】 3 | 【适用专业】 生物 |
【学时数】 48 | 【开设学期】三 |
【已开设次数】 3次 | 【建议选课人数】 50-100(需配助教) |
【授课教师姓名】李敏峰 | 【授课教师职称】 副教授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 Email: minfeng_li@bnu.edu.cn | |
【开课单位】化学学院 | |
【先修课要求】普通化学 |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大部分为非化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专业方面要求掌握必备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树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概念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相关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物化学、高分子材料工程等)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能够:
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2、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树立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空间概念;
3、掌握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特性;
4、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受到一定的创新意识的训练。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 3 学时
主要内容:
1) 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学习方法、特点及要求;2)有机化学的起源及发展;3) 共价键及共振的慨念;4)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分类。
教学要求:了解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共价键及共振式的基本慨念,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分类法。
重点、难点:共价键及共振式的基本慨念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二)第一章:烷烃 3学时(课堂讲授学时)
主要内容:
1)烷烃的命名;2)烷烃的构象;3) 烷烃的物理性质;4)烷烃的化学性质,分子轨道SP3杂化;5)自由基反应历程。
教学要求:
掌握烷烃的命名、一般物理性质,反应特点,重点掌握分子轨道SP3杂化理论。
重点、难点:烷烃的命名,分子轨道SP3杂化。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三)第二章:烯烃 3 学时
主要内容:
烯烃的命名;2) 烯烃的来源及物理性质;3)烯烃的化学性质;4)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教学要求:
掌握烯烃的命名、一般物理性质,反应特点,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重点、难点:烯烃的命名,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四)第三章:炔烃 3 学时
主要内容:
炔烃的命名;2) 炔烃结构及物理性质;3)炔烃合成及的化学性质;4)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教学要求:
掌握炔烃的命名、 炔烃结构及物理性质,炔烃反应特点。
重点、难点:炔烃的命名,炔烃合成。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其它教学环节:无
(五)第四章:环烷烃 3学时(课堂讲授学时)
主要内容:
1)环烷烃的稳定性,环张力;2)环烷烃的构象分析;4)环烷烃的常见反应;5)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教学要求:掌握环烷烃稳定性慨念,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重点、难点: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六)第五章:芳香化合物 3学时(课堂讲授学时)
主要内容:
1)芳香烃的命名;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3)苯环的取代反应历程:4) 常见的多芳烃。
教学要求:掌握芳香烃命名,苯环的取代反应历程。了解常见的多芳烃的结构及命名。
重点、难点:芳香烃命名,苯环的取代反应历程。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七)第六章:立体化学 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
主要内容:
1)对称、手性、手性中心的慨念;2)Fisher投影式;3)立体构型的确定;4) 手性分离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Fisher投影式,立体构型的确定。
重点、难点:立体构型的确定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八)第七章:卤代烃 3学时
主要内容:
1)卤代烃的命名及分类;2)卤代烃的结构及性质;3)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4)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教学要求:掌握卤代烃的命名,亲核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历程。
重点、难点:亲核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历程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九)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3学时
主要内容:
1)紫外光谱;2) 红外光谱;3) 核磁共振谱;4) 结构解析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常见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特征。
重点、难点: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十)第九章:醇、酚、醚 2学时
主要内容:
1)醇、酚、醚的结构、命名及分类;2) 氢键的慨念;3)酚类化合物的酸性;4)常见醇、酚、醚的反应特点。
教学要求:掌握常见醇、酚、醚的结构、命名及物理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氢键的慨念。
(十一)第十章:醛、酮 3学时
主要内容:
1)醛、酮的结构、命名及分类;2)醛、酮的化学性质;3)亲核加成反应及历程:4)醛、酮-氢的反应特点。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教学要求:掌握醛、酮的结构、命名及分类,亲核加成反应及历程,-氢的反应。
重点、难点:亲核加成反应及历程,-氢的反应。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十二)第十一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2学时
主要内容:
1)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及分类;2)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3)羧酸及其衍生物-氢的反应特点。
教学要求: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及分类;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课堂讲授学时)
主要内容:
1)取代羧酸的结构、命名;2)取代羧酸的-氢取代反应;3)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4)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简介。
教学要求:掌握取代羧酸的-氢取代反应,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特点。
重点、难点: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特点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十二)第十三章:含氮化合物 3学时
主要内容:
1)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2)胺类化合物的分类、命名;3)胺类化合物的反应;4)叠氮化合物的结构、反应特点;5)叠氮化合物与染料。
教学要求:掌握胺类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反应特点;叠氮化合物的结构、反应特点。
重点、难点:胺类化合物反应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十二)第十四章:含硫、含磷化合物 2学时
主要内容:
1)含硫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2)含硫化合物的物理性质;3)含磷化合物结构、分类、命名;4)含磷化合物物理性质;5)重要的含硫、磷化合物。
教学要求:掌握含硫、磷化合物结构、分类、命名。
重点、难点:含硫、磷化合物结构、命名。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十二)第十五章:杂环化合物 2学时
主要内容:
1)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2)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反应特点。
教学要求: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
重点、难点: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命名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十二)第十六章:糖类 化合物 3学时
主要内容:
1)糖类的结构、分类、命名;2)糖类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法;3)糖类化合物的反应特点
教学要求:掌握糖类的结构、分类、命名,糖类化合物的反应特点。
重点、难点:掌握糖类的结构,反应特点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其它教学环节:无
(十二)第十七章:蛋白类化合物 3学时
主要内容:
1)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命名;2)多肽的合成、基本结构特点;3)多肽的折叠;4)酶与催化。
教学要求: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多肽的合成,多肽的折叠。
重点、难点:多肽的合成,多肽的折叠
课前学习要求:提前预习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主要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教材 (陈光旭 主编)
主要参考材料:
《有机化学》教材 (莫里森 主编)
《有机化学》教材 (邢其毅 主编)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通过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主性学习。
六、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测验: 10%,期中考试(闭卷):40%,期末考试(闭卷):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