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中华传统健身
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fitness
【所属模块】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体育与健康课程) | |
【学分数】1 |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
【学时数】32 | 【开设学期】春季、秋季 |
【已开设次数】0次 | 【建议选课人数】30 |
【授课教师姓名】陈新萌 | 【授课教师职称】讲师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chenxinmeng@bnu.edu.cn. 手机: 15201750157 | |
【先修课要求】无 |
一、课程简介
中华传统健身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华传统健身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必修任选课程,为全校本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该课程通过集体讲授、分组演练、探究学习、反复习练等方式,教授传统健身的基本要领、分类内容、技术动作、作用机理等,重点以中华传统健身功法中的五禽戏和八段锦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华传统健身的基础技术与练习方法,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学会保养身体的运动方法,养成良好锻炼的技能习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二、课程目标
1、通过中华传统健身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健身功法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健身功法的分类和内容,掌握健身功法的习练特点和养生机理。
2、通过中华传统健身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基本技术、功法特点、健身作用,具备自主习练健身功法功法并进行身体锻炼和养生保健的能力。
3、通过中华传统健身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认识水平,加强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的文化理解,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技术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建立民族传统的文化认同。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基础理论 4学时
主要内容:
(2)熟悉健身功法的起源和发展
(3)了解健身功法的分类和内容
2. 健身功法基本要领
(2)掌握练功的注意事项
(3)熟悉练功时的偏差及纠正方法
3. 掌握健身功法的起源、发展及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5. 熟悉与理解八段锦的起源、发展及理论
教学重点:
健身功法的锻炼养生方法;健身功法的练养健体原理;
健身功法的传统文化内涵;健身功法的民族文化特征。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在个人学练中要保持心静、体松、意注的习练状态。做到调身、调息、调心的三者有效结合。排除杂念,注意集中,静观体会自我身体的细微变化。结合健身功法的动作学习和练习体验的养生健身功效,加强对自我身体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解。
课前学习要求:
学生课前需通过网络、书籍、文献、视频资料等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料,提高对健身功法的认识和理解。
其它教学环节:
健身功法的理论讲授,主要采取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相关的文化、思想、原理渗透在动作技术教学中,同时加强课堂讨论、集体演练、小组探究和动作演示等方式方法来强化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体悟理解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熏陶。
(二)技术实践与应用 26学时
1. 技术
主要内容:健身功法的身体要求,健身功法的呼吸方法,健身功法的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掌握3种呼吸方法;掌握放松功。
教学要求: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注意集中,排除杂念,提高身体与意识结合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对动作完整性的理解。
课后练习要求:根据健身功法对身心的习练要求,做简单的呼吸调整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加强基本动作方法的学习和记忆。
(2)掌握桩功运动的习练方法
主要内容:混元桩、开合桩、升降桩
教学重点:体会动作的完成协调性,重点体会动作、呼吸和意念的配合。
教学要求:静心沉气,意念集中,动作运行配合自然呼吸。
课后练习要求:体会桩功运动的内在身体感受。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体会揣摩,巩固动作要领。
(3)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
主要内容:
预备势:起势调息
1.虎戏:虎举、虎扑;
2.鹿戏:鹿抵、鹿奔;
3.熊戏:熊运、熊晃;
4.猿戏:猿提、猿摘;
5.鸟戏:鸟伸、鸟飞;
收势:引气归元
教学要点:每种动作左右对称地做,并配合气息调理。以学习、体会与掌握各个动作要领为主,强调身体各部位的连贯性、协调性、正确性,加强对身体的控制和动作方法的掌握。
教学要求:起势时要求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虎戏时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表现其威武勇猛之神态;练鹿戏时要娴静安舒,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熊戏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表现其摇晃剽悍之性;练习猿戏要仿效猿猴敏捷灵活之性,表现其灵动之特点;练鸟戏时动作要舒展大方,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以达练养之功效。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课下加强练习,巩固动作记忆,动作熟练是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基础条件。学生在每次课后应结合新授内容进行复习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上可以采取配乐辅助练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相互观摩、小组展示,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常练五禽戏,可活动腰肢关节,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4)健身功法·八段锦动作
主要内容:
预备势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收势
教学要点:
每种动作左右对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以学习、体会与掌握各个动作要领为主,强调身体各部位的连贯性、协调性、正确性,加强对身体的控制和动作方法的掌握。
教学要求:
预备势:双脚并立,全身放松,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1)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胸前翻掌,两手打开时呼气,两臂从体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动作重复六次;
2)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展臂拉弓,肘部抬平,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3)调理脾胃须单举:手掌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另一只手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重复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4)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虎口内撑,重心由右至左移,目视右脚后跟,头向后摇,尾闾随着摆动,摆动时吸气,复原时呼气,重心在中间。左右式动作相同,重复动作左右各三次;
6)双手攀足固肾腰:双腿伸直,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反穿双手从腰侧、腿侧、足背、足尖,抬头抬手,手带动身体向上直立,重复动作六次;
7)攒拳怒目增气力: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蹲成马步,两掌握实拳,拇指在里,拳眼向上,用力向前出左拳,目视左拳,手指旋转打开,大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左臂外旋,掌心向上,收大拇指,收四指握拳,拳眼向上,左手收回至腰侧。左右式相同,重复动作左右各三次;
8)背后七颠百病消:脚跟提起,吸气,目视前方,稍停,脚跟快速下落,呼气。动作共做七次;收功后双掌内旋交叠于腹,女性右手在内,男生左手在内;
收势:体态安详,周身放松,调匀呼吸,气沉丹田。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课下应加强练习,巩固动作记忆,动作熟练是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基础条件。学生在每次课后要结合新授内容进行复习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上可以采取配乐练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一)教材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五禽戏[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7
2.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八段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7
1. 邱丕相主编.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
2. 虞定海主编.传统体育养生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3.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知识荟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9
1. http://qgzx.sport.gov.cn/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2. http://www.chqa.org.cn/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1、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采取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课上强调学生对动作方法的学习与体悟练习,课下需要学生自主习练或进一步运用各类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学习,以达到本课程的最佳教学效果。
2、本课程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如音乐伴奏、观看视频、小组学习、自主探究、集体练习、演示观摩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引伸肢体,动诸关节,外导内引,形松意充,动静结合,练养相兼的学练目的。
3、结合本课程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相关体育健康知识、运动养生技能和运动习惯养成,从身体观的塑造达成文化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考核方式 (考试 2学时)
1. 考核方式采取考试方式,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技术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40%,主要依据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课外作业和练习等情况等进行评定。缺课1/3者,不能够参加考试和总成绩的评定。期末技术成绩占60%。
2. 平时成绩评定:出勤10分:病假或迟到扣0.5分/次、事假扣1分/次、旷课扣2分/次,超过5次缺勤取消考试资格;课堂表现10分;课外作业20分。
3. 技术成绩评定,每一项30分,共60分。
技术评定优异者90-100分;较好者80-90分;一般者70-80分;较差者60-70分,极差者50-60分。技术成绩计算方法:评定成绩×60%
4. 本课程采取小组(5~6人)考核的形式,要求每人分别完成健身功法五禽戏和八段锦的成套动作演练(配音乐)。
总成绩(100分) | |
平时成绩(40分) | 期末成绩(60分) |
病假或迟到扣0.5分/次、事假扣1分/次、旷课扣2分/次,超过5次缺勤取消考试资格。
耐力素质: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20分) 力量素质: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10分) |
健身气功·五禽戏整套动作 健身气功·八段锦整套动作 |
执笔人:陈新萌
【编写日期】: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