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Outward Bound and SurvivalSkills
【课程编号】GEN01229 | 【所属模块】体育与健康课程 |
【学分数】2 |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
【学时数】32 | 【开设学期】春季 |
【已开设次数】历年 | 【建议选课人数】30 |
【授课教师姓名】孙璞 |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手机:18611732747 Email:pusun@126.cm | |
【先修课要求】无 | |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针对北京师范大学全体研究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升研究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生存能力,特开设本门课程。本课程通过集体授课的形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项目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目标 1、课程将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先期将运用素质拓展“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让研究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增强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受挫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的意志品质; 2、针对目前社会高发的突发性事件,课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生存技能的掌握,增强研究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生存能力; 3、学习和实践内容包括户外生存、灾害应急、急救包扎、心理情感等在内的生存知识,培养研究生正确的生存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存态度,建立适合自我的生存追求,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提升研究生在社会环境中的多方面生存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基础理论 2学时 主要内容: 1、国内外素质拓展的起源与发展 2、素质拓展训练的准备和体验要求 3、素质拓展训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对于素质拓展特点理解以及和个体发展的关系 教学要求:教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素质拓展训练的功能和内涵,使学生在了解素质拓展训练起源的基础上去认识和理解素质拓展在今天的发展;运用生动的案例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深入理解素质拓展对于现代人的巨大作用。 课前学习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大体了解素质拓展活动和素质拓展文化。 |
(二)技术实践与应用30学时
1. 技术 20学时
主要内容:
1、素质拓展体验模块:
(1)团队熔炼类
以团队集体完成的拓展项目为主,旨在帮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熟悉了解,增加默契程度。
(2)高空体验类
以在确保安全环境下空中完成项目为主,旨在帮助成员克服恐惧,挑战自己。
(3)心智历练类
以心理拓展,突破定向思维的项目为主,旨在帮助成员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2、生存技巧
以户外知识、紧急情况下的保护知识为主。
教学重点:体验项目后的分享总结,了解项目设计的原理和对品格的历练;各种绳结的用途和打结方式以及实用应急生存技巧。
教学要求:强调对于每个项目的参与、体会参与项目后的切身感受
课下练习要求:反思课堂体验,总结心得;循序渐进练习各种绳结打法。
其它教学环节:要求简单记录课堂上的心得体会和所各种绳结的名称、打法和要点,以供平时练习时使用。
2.技能 6学时
主要内容:
伙伴间互相保护与帮助方法的实践
伙伴间互相指导和纠错方法的实践
考核小组完成特定任务比赛的实践
教学要求:多多实践项目中的保护和帮助、生存技巧中指导和纠错的方法,达到各项技能正确、灵活的运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练习实践过程中理解项目的原理以及各种实用生存技巧的方法、,能预见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
课下练习要求:与练习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课上内容,并坚持课下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课下互相配合练习,随时交流和探讨。
3. 身体素质 4学时
主要内容:
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内容
通过定向越野中越野跑的练习以提高学生有氧耐力水平。
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内容
利用高空体验中的攀岩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增加距离、提高难度等方法有针对地发展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力量素质。
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内容
利用部分项目中关于柔韧的体位动作,在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目标,有步骤地促进学生身体各部位的柔韧素质的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部分项目的动作类别、参与的肌肉或韧带、发展身体的相应素质等知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实践过程认识和掌握具体的身体动作所具有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功效。
课下练习要求:针对自身的身体素质有选择运动形式和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认识自我的身体素质,就此与任课教师进行身体锻炼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毛振明王长权《高校心理拓展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钱永健(著)《拓展训练》,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3、钱永健(著)《拓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吴兆方陈光曙(著)《大学生拓展训练》;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
5、科林•托厄尔(著),韩鸽向风平等(译)《生存手册》;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
6、约翰•怀斯曼(著),张万伟于靖蓉(译)《怀斯曼生存手册》;北京文艺出版社;2009年;
7、国家减灾委员会中国民政部(编)《全民防灾应急手册》;科学出版社;2009年
8、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编)尚红等(译)《你准备好了吗?—公民应急准备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年。
9、“青少年第一人”生存教育培训教材《生存教育培训知识手册》2013年
考核方式采取考试方式,成绩的评定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40%,主要根据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课外作业和练习等情况等进行评定。缺课1/3者,不能够进行总成绩的评定。期末成绩占60%,本课程以团体考核和个人考核的形式进行。
总成绩(100分) | |
平时成绩(40分) | 期末成绩(60分) |
课程期中时提交小结一份 |
相关生存技能的考核
完成既定项目的默契程度和时间的考核 |
注:病假或迟到扣0.5分/次、事假扣1分/次、旷课扣2分/次
执笔人:孙璞
【编写日期】:20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