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建议模板)
课程名称: 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
英文名称:The writing and use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所属模块】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 |
【学分数】 2 | 【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 |
2/周 | 【开设学期(春季、秋季、夏季小学期)】 春季 |
【已开设次数】 0 | 【建议选课人数】 100 人(需配备助教) |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zhangyueshida@163.com 办公座机:58808084 | |
【先修课要求】无 |
一、课程简介
中国史学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基本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名著和著名史学家,重点讲授中国史学是怎样产生的、历史著作是怎样写成的、历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是怎样记载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历史叙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史学传统的特点、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学术建树和时代意义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明白历史学的功能与特点、历史学家是如何记载历史的、历史学家的专业要求与家国情怀、专业史学与民间史学的异同,使学生掌握怎样看待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概述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中国史学的主要特点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中国史学的主要特征
(二)第一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概述中国史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线索
(三)第二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孔子编《春秋》:前秦时期史学概说
教学要求:讲述《春秋》对中国史学的深远影响
(四)第三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司马迁著《史记》:为什么说司马迁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教学要求:了解《史记》对中国史学重大意义
(四)第四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班固著《汉书》:皇朝断代史的开端
教学要求:了解《汉书》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地位
(四)第五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从私人撰史到官修史书:魏晋至唐代史学的兴盛
教学要求:了解中古史学的基本特点
(四)第六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史学的持续发展:宋至清代史学
教学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史学的各种成就
(四)第七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新旧中西之间:近代中国史学的转型
教学要求:了解近代史学的主要变化
(四)第八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现代中国史学评价:以郭沫若和陈寅恪为例
教学要求:了解评价历史与史学的基本原则
(四)第九章…… 4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历史叙事与文本书写:我们真的知道历史真相吗?
教学要求:了解史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1982年
白寿彝等著:《中国史学史》(六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三卷本),商务印书馆,2010年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华书局,1989年
伍安祖、王晴佳:《世鉴:中国传统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朱维铮:《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张越:《中国史学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六、考核方式
平时的课堂讨论与作业(40%)+开卷考试(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