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所在位置: 首页» 通识课程»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课程名称: 中西上古史概览

英文名称:Outlin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ncient History

课程编号】(可选项)GEN03557

所属模块】(必备项)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学分数】(必备项)2

适用专业】(必备项)文科类专业

学时数】(必备项)2

开设学期】秋季

【已开设次数】(必备项)0

【建议选课人数】(必备项)50

授课教师姓名】(必备项)李凯

授课教师职称】(必备项)讲师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必备项)Emaillinanfeng101@126.com 办公座机:13811762930

【先修课要求】(必备项)对中国、西方古代史有常识性了解。

一、课程简介(必备项)

探讨中国史,学者言必称夏商周三代;探讨西方史,学者言必称希腊罗马。可见中西上古史在人们眼中的重要性。本课程针对有一定文史基础的文科学生开设,试图对中西方上古历史脉络、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风俗诸多方面的历史知识进行介绍,与此同时探索中西上古历史文化的共同规律与差异性,并对此予以种种诠释。课程试图做到寓教于乐,喜闻乐见,集知识性、思辨性与趣味性于一。

二、课程目标(必备项)

1.普及中西上古历史文化的常识。

2.初步探索中西历史文化的共同规律与差异性。

3.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予以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解释。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学时 8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必备项)概述中西上古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讨论比较的可能性。

教学要求:(必备项)教师需要铺陈必备的历史知识点,培养学生形成中西对比视野。

课前学习要求:(可选项)详细阅读教师提供材料。

重点、难点:(可选项)中西上古历史发展大致脉络。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中西上古史的可比性问题。

(二)第一章 中西上古政治制度概论 学时8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必备项)概述中西上古政治制度的面貌,讨论其异同。

教学要求:(必备项)教师需要铺陈上古政治制度面貌,培养学生形成中西对比视野。

课前学习要求:(可选项)详细阅读教师提供材料。

重点、难点:(可选项)中西上古政治制度的面貌。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中西上古政治制度的异同。

(三)第二章 中西上古思想文化概论 学时8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必备项)概述中西上古思想文化的面貌,讨论其异同。

教学要求:(必备项)教师需要铺陈上古思想文化面貌,培养学生形成中西对比视野。

课前学习要求:(可选项)详细阅读教师提供材料。

重点、难点:(可选项)中西上古思想文化的面貌。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中西上古思想文化的异同。

(四)第三章 中西上古社会风俗概论 学时8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必备项)概述中西上古社会风俗的面貌,讨论其异同。

教学要求:(必备项)教师需要铺陈上古社会风俗面貌,培养学生形成中西对比视野。

课前学习要求:(可选项)详细阅读教师提供材料。

重点、难点:(可选项)中西上古社会风俗的面貌。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中西上古社会风俗的异同。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必备项)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

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

刘家和主编:《中西古代历史史学与理论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可选项)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理清纵向横向框架,比较异同。

六、考核方式(必备项)

开卷考试。



编写日期】:(可选项)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