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汉语与社会应用
英文名称: Modern Chinese and its social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GEN03107 | 【所属模块】(必备项)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
【学分数】(必备项)2学分 | 【适用专业】(必备项) 汉语言文学/文科类专业/所有专业 |
【学时数】(必备项)36学时 | 【开设学期】春季或秋季 |
【已开设次数】(必备项)0 | 【建议选课人数】(必备项) 如选课人数多应分班,每班人数50人左右最好,,最多不应超过80人。(需要配备助教) |
【先修课要求】 无 | |
【授课教师姓名】刁晏斌,孙银新,李晋霞,许小颖,洪爽,聂大昕 |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刁晏斌 diaoyanbin@sina.com |
一、课程简介
“汉语与社会应用”是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比较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及其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分析各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了解和认识汉语之美,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及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提高学习者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从而提高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水平,了解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 导论 4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现代汉语的一般使用及其规范。
教学要求:掌握现代汉语的产生及发展历史和当代状况,正确理解现代汉语的定义和内涵以及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知晓现代汉语方言及其分布情况和重要特点,了解当代华语各主要社区的语言分布及一般特点。
重点、难点: 现代汉语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汉语的特点,普通话与方言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一些现代汉语教材,如陆俭明《现代汉语》、周一民《现代汉语》、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刁晏斌、孙银新《现代汉语基础理论与应用》等。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讨论。
(二)第二章 语音及其社会应用 6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认识我们的发音器官,了解不同类型的语音及其异同,认识普通话语音与主要方音的区别,理解语音的艺术与艺术的语音,分析一些语音社会应用方面的经典案例。
教学要求:了解语音与艺术(口传艺术、艺术发声)、社会(性别、社会地位、吸引力等)、语言(语言学中的语音学)、计算机科学(人机对话)、医学(生理解剖,语音障碍矫治)、脑科学(语音脑机制)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概况,了解汉语各方言的语音概况,了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系统和主要问题。
重点、难点:语音的听辩训练、语言调查实验、朗读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实践。
课前学习要求:浏览周同春《汉语语音学》、朱晓农《语音学》《教我如何不想他》、毛世桢《汉语语音趣说》等。
其它教学环节:语音调查实验,优秀朗读作品赏析。
(三)第三章 词汇及其社会应用 10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分析现代汉语词的构造关系和类型。了解词语的意义系统及词语意义之间的多种关系。了解词汇规范的原则和实践;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和当代汉语新词语,分析当代词汇应用方面的主要特点及规律。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现代汉语构词法,学习现代汉语复合词的构成理据,了解词语的意义系统及词语意义之间的多种关系;掌握词汇规范的基本原则,了解和认识当代诸多词汇新现象和新变化。
重点、难点:现代汉语构词法的特殊类型,词语的意义系统、词语的意义关系、基本词汇的确定,词汇规范的原则及其运用,新词语的特点及分类。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以及一些普及性的论著,如周荐的《汉语词汇趣说》。
其它教学环节:网络语言调查、新生词语分析及讨论。
(四)第四章 语法及其社会应用 10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现代汉语语法与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言语法的比较,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的异同,趣味语法现象解析,新语法现象的介绍与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能尝试性地分析有趣的语法现象,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有初步的认识。
重点、难点: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趣味语法现象解析;语法教学。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一般教材中的语法部分,以及一些相关的普及性论著,如邵敬敏《汉语语法趣说》。
其它教学环节:趣味语法现象分析,新语法现象调查与讨论。
(五)第五章 修辞及其社会应用 6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修辞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修辞学与语言学、文学、逻辑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修辞在文学创作及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的修辞现象,优秀修辞文本赏析。
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修辞,树立正确的修辞观,关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优美度,鉴赏优秀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得体地运用语言。
重点、难点:培养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课前学习要求:浏览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的相关部分,以及一些普及性的论著,如吴礼权《语言策略秀》,徐默凡、刘大为《汉语语用趣说》等。
其它教学环节:课外调查与课堂讨论:发现并讨论当代的优秀修辞现象,分析修辞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一是一些比较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如陆俭明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刁晏斌、孙银新《现代汉语基础理论与应用》;二是一些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通俗读物,如上述的《汉语语音趣说》《汉语词汇趣说》《汉语语法趣说》《汉语语用趣说》等;三是一些网络资源,如与现代汉语及其运用有关的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影视作品等。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改变以往相关知识讲授的“灌输”模式,寻求讲授方法的多样性;讲授内容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以及实用性,帮助学生培养和奠定正确的语文观以及对母语的情感和热爱。
六、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与期中开卷考试相结合。
成绩计算
期末闭卷考试占60%,平时成绩40%
平时作业
语音分析实验报告
词汇分析作业
3.语法分析作业
4.修辞分析作业
5.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