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美国史
英文名称: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课程编号】GEN02522 |
|
【学分数】3学分 | 【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 |
【开设学期】四学期 | |
【已开设次数】 多次 | 【建议选课人数】 50人 |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anranwlzar@sina.com | |
【先修课要求】对世界近现代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
一、课程简介 |
本课程以美国历史进程为线索,覆盖美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将对美国历史整体进程与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与对具体历史场景、历史现象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在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下,全面展示自殖民地时代至20世纪末美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和社会人文风貌。 |
二、教学目标(必备项) |
1、使学生把握美国历史的大致分期和基本脉络,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重大人物和事件、体制沿革与思想演变;2、使学生透过复杂的历史表象,把握美国文明的多元性与主体性、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3、引导学生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学时 1 |
主要内容:美国史的研究意义,本课程的内容和思路 |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 |
重点、难点(可选项1) |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
(二)第一章 美国历史的开端:美洲文明的起源、殖民地时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 学时 2 |
主要内容:美国文明的多样性与主体性的表现与起源 |
教学要求:一般掌握,参照学习资料扩展阅读 |
重点、难点:(可选项) |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
(三)第二章 帝国秩序下的美利坚与独立战争的爆发 学时 3 |
主要内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意义,民族主义的起源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四)第三章 从邦联到联邦:国家秩序的初步确立 学时 3 主要内容:早期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基本架构及其基本特征,政党体制的形成与第一阶段的运作,美国国际地位的确立与早期外交关系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五)第四章 杰斐逊时期的民主与成长中的新国家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民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疆域的扩大、国家主权的强化与民族主义的成形;联邦党人的衰落与第一阶段政党斗争的结束、新的政治分化的出现与第二阶段政党斗争的开始;西部边疆的扩展南北矛盾的酝酿。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扩展阅读 (六)第五章 杰克逊的“大众民主”时代 学时 3 教学内容:“大众民主”的缘起、特点,与早期民主的关系;两党制的发展与完善;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轨迹与动力。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七)第六章 自由资本时代美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状况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商品化、工业化的快速扩张、工商业资本发展的社会条件,商业社会中社会与人文状况。两条线索:作为现代化核心进程的工业化与由此所产生的多元化社会景观。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扩展阅读 (八)第七章 西进运动征途中南北矛盾的积聚与内战的爆发 学时 3 教学内容:战的原因,分裂的根源;对民族主义的影响。 教学要求:一般掌握、扩展阅读 (九)第八章 战后重建 学时 3 教学内容:战后重建是如何从温和走向激进,又从激进退回保守的?如何看待战后重建的效果?国家主义的修复状况如何? 教学要求:般掌握、扩展阅读 (十)第九章 镀金时代的不平衡发展 学时 3 教学内容:现代美国的基本面貌,不平衡发展的原因与表现: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集中化的资本形态、民主政治和官僚科层体制的发展、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结构、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等。几种趋势之间的不协调导致不平衡和社会矛盾的普遍爆发。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扩展阅读 (十一)第十章 进步主义时代 学时 3 教学内容:运动的背景与发端——黑幕揭发运动;进步主义时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改良运动与社会文化思潮。 教学要求:自学、扩展阅读、专题写作 其它环节:分小组讨论、课题发表、提交其中作业 教学内容:两战之间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并存的现象:经济政策回归自由放任,大众消费社会兴起引发的自由主义潜流。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十三)第十二章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学时 3 教学内容:大萧条的原因;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效果及其原因;新政的内涵及其效果;大萧条与新政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十四)第十三章 “富裕社会”、“伟大社会”与分裂的社会:1945-7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战后国内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发展;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主导性的确立;全球政治体系分裂,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美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出现与社会反抗运动风潮的兴起。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十五)第十四章 “动乱的70年代”: 水门事件、能源危机与滞胀危机 学时 3 教学内容:政府干预体制的弊端,向市场化回归;70年代福利国家改革的艰难改革之路。市场方式-政府干预两种格局的交替使用。 教学要求:重点熟练掌握、扩展阅读 (十六) 第十五章 80年代的新保守主义改革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新右派的崛起、里根上台与新保守主义改革的展开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 |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必备项) |
1、马克·C·卡恩斯:《美国通史》 2、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3、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六卷本) 4、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5、阿瑟·林克、威廉·卡顿:《一九○○年以来的美国史》(三卷本) |
五、考核方式 期中论文占40%,期末开卷考试占60%。
|
一、课程简介 |
本课程以美国历史进程为线索,覆盖美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将对美国历史整体进程与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与对具体历史场景、历史现象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在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下,全面展示自殖民地时代至20世纪末美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和社会人文风貌。 |
二、教学目标(必备项) |
1、使学生把握美国历史的大致分期和基本脉络,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重大人物和事件、体制沿革与思想演变;2、使学生透过复杂的历史表象,把握美国文明的多元性与主体性、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3、引导学生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学时 1 |
主要内容:美国史的研究意义,本课程的内容和思路 |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 |
重点、难点(可选项2) |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
(二)第一章 美国历史的开端:美洲文明的起源、殖民地时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 学时 2 |
主要内容:美国文明的多样性与主体性的表现与起源 |
教学要求:一般掌握,参照学习资料扩展阅读 |
重点、难点:(可选项) |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
(三)第二章 帝国秩序下的美利坚与独立战争的爆发 学时 3 |
主要内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意义,民族主义的起源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四)第三章 从邦联到联邦:国家秩序的初步确立 学时 3 主要内容:早期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基本架构及其基本特征,政党体制的形成与第一阶段的运作,美国国际地位的确立与早期外交关系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五)第四章 杰斐逊时期的民主与成长中的新国家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民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疆域的扩大、国家主权的强化与民族主义的成形;联邦党人的衰落与第一阶段政党斗争的结束、新的政治分化的出现与第二阶段政党斗争的开始;西部边疆的扩展南北矛盾的酝酿。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扩展阅读 (六)第五章 杰克逊的“大众民主”时代 学时 3 教学内容:“大众民主”的缘起、特点,与早期民主的关系;两党制的发展与完善;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轨迹与动力。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七)第六章 自由资本时代美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状况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商品化、工业化的快速扩张、工商业资本发展的社会条件,商业社会中社会与人文状况。两条线索:作为现代化核心进程的工业化与由此所产生的多元化社会景观。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扩展阅读 (八)第七章 西进运动征途中南北矛盾的积聚与内战的爆发 学时 3 教学内容:战的原因,分裂的根源;对民族主义的影响。 教学要求:一般掌握、扩展阅读 (九)第八章 战后重建 学时 3 教学内容:战后重建是如何从温和走向激进,又从激进退回保守的?如何看待战后重建的效果?国家主义的修复状况如何? 教学要求:般掌握、扩展阅读 (十)第九章 镀金时代的不平衡发展 学时 3 教学内容:现代美国的基本面貌,不平衡发展的原因与表现: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集中化的资本形态、民主政治和官僚科层体制的发展、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结构、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等。几种趋势之间的不协调导致不平衡和社会矛盾的普遍爆发。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扩展阅读 (十一)第十章 进步主义时代 学时 3 教学内容:运动的背景与发端——黑幕揭发运动;进步主义时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改良运动与社会文化思潮。 教学要求:自学、扩展阅读、专题写作 其它环节:分小组讨论、课题发表、提交其中作业 教学内容:两战之间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并存的现象:经济政策回归自由放任,大众消费社会兴起引发的自由主义潜流。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十三)第十二章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学时 3 教学内容:大萧条的原因;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效果及其原因;新政的内涵及其效果;大萧条与新政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十四)第十三章 “富裕社会”、“伟大社会”与分裂的社会:1945-7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战后国内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发展;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主导性的确立;全球政治体系分裂,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美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出现与社会反抗运动风潮的兴起。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重点掌握、扩展阅读 (十五)第十四章 “动乱的70年代”: 水门事件、能源危机与滞胀危机 学时 3 教学内容:政府干预体制的弊端,向市场化回归;70年代福利国家改革的艰难改革之路。市场方式-政府干预两种格局的交替使用。 教学要求:重点熟练掌握、扩展阅读 (十六) 第十五章 80年代的新保守主义改革 学时 3 教学内容:美国新右派的崛起、里根上台与新保守主义改革的展开 教学要求:一般了解 |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必备项) |
1、马克·C·卡恩斯:《美国通史》 2、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3、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六卷本) 4、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5、阿瑟·林克、威廉·卡顿:《一九○○年以来的美国史》(三卷本) |
五、考核方式 期中论文占40%,期末开卷考试占60%。
|
1 可选项:即该项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填写。
2 可选项:即该项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