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宋词选读
英文名称:(应参考国际国内通用名称)
【课程编号】GEN03104 |
【所属模块】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
【学分数】 2学分 |
【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 |
36学时 |
【开设学期(春季、秋季、夏季小学期)】 一 |
【已开设次数】(必备项) 原为《中国古代文学原著精读》,已开多年 |
【建议选课人数】 100-200,需配备助教 |
【先修课要求】(必备项) |
一、课程简介(必备项)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品读宋词,不但有助于陶冶性情,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此,本课程将精选宋代有代表性的词人词作进行细析,并对宋词的发展流变做简明的梳理,揭示宋词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史地位,引导学生体悟宋词的巨大魅力。
二、课程目标(必备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对宋词的艺术特色有深入的体会,对于宋词的发展演变、及重要词人的艺术个性有基本的了解,从中获得美的感染,提高阅读、鉴赏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审美的趣味。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
(一)总论:词与音乐的关系 学时 2
主要内容:(必备项)
词原本是配乐演唱的歌词,词的兴起是隋唐时期燕乐繁盛的结果。词调来源广泛,有来自民间和外域的,有创自教坊、大晟府等官方音乐机构的,也有很多是乐工、歌伎、词人的自度曲。词的体式特征、风格特色的形成,都与音乐有一定的关联。词起兴之时,主要功能是娱宾遣兴,而文人的参与,使它逐渐定型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
教学要求:(必备项)
了解词的缘起及其基本体式特征。
了解词与音乐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词在产生之初,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二)第一章 柳永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柳永是北宋前期重要词人之一。他是浪迹于市井的下层文人,受到市井趣味影响,创作了许多俗词。与此同时,柳永又创作了“不减唐人高处”的文人雅词。柳永对于慢词有重要开拓,不但大量创作慢词,而且发展了铺叙展衍的写作手法。
教学要求:
了解柳永俗词的特色。
认识柳永慢词的艺术成就。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柳永的俗词创作对于词体的发展演进有什么意义?
(三)第二章 晏殊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晏殊一生为“太平宰相”,过着优游闲适的生活,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以善写“富贵气象”著称。其词多写文人士夫关于春去秋来、流年似水的淡淡闲愁。
教学要求:
了解晏殊对富贵气象的书写。
体会晏殊词中对于时空的细腻感悟。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既出现在晏殊的词中,也出现在他的诗中。请比较二者的效果,并思考词境与诗境有何不同。
(四)第三章 欧阳修 学时2
主要内容:
欧阳修不但在散文、诗歌方面有很高成就,词的创作也非常突出。他的词作虽沿袭了男女情爱、伤春悲秋等传统题材,但表达上更为含蓄婉曲。此外也有部分词作,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故后人评价他“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
教学要求:
了解欧阳修词兼具“深婉”与“疏隽”的艺术特色。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结合作品分析,欧阳修词对男女情爱的表现与前代有何不同?
(五)第四章 张先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张先是北宋词发展中的一个转折关头:在他以前,词以含蓄为主,声色渲染和铺叙发挥较少;在他以后,词向着声色大开的道路演进;张先恰处于中间,既有“含蓄处”,也有“发越处”。其词以对士大夫情致的抒写为多,对于苏轼词有一定的影响。以对“影”的描写著称,有“张三影”的绰号。
教学要求:
体会张先对“影”的独特表现。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张先词为“古今一大转移”,请谈谈你的理解。
(六)第五章 晏几道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晏几道与晏殊其名,并称二晏。晏几道虽出身宰相之家,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落魄。他的词多回忆从前与歌儿舞女的风流生活,充满对昔日往事的追怀与怅惘。就工于言情这一点说,造诣在晏殊之上,而情调较为悲凉伤感,内容也相对较窄。其词以小令为主,而多有长调气格。
教学要求:
了解晏几道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调。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举例分析晏几道的词是如何“寓以诗人之句法”(黄庭坚语)?
(七)第六章 苏轼词选读 学时4
主要内容: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苏轼的意义特别重大,词在他手上得到了一次重要变革。苏轼打通了诗词的界限,以诗为词,在词中尽情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情怀,从而极大地革新了词体,拓展了词境,使词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境地。苏词的内容非常丰富,把词的题材从儿女私情、羁旅行役扩大到怀古咏史、悼亡送别、感怀时事、山水田园等各种诗歌的题材中去。从风格上说,苏词不但为词坛带来了豪放、潇洒、飘逸等新的特质,同时也创作了不少清婉雅丽的婉约之词,以至清新淳朴、空灵隽永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在对词体的革新过程中,苏轼还时常打破词律的束缚,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对于词调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教学要求:(必备项)
掌握苏轼词对词体的变革。
了解苏轼词的多样化风格。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1、如何理解苏轼的“以诗为词”?
2、苏轼词与音乐的关系。
(八)第七章 秦观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秦观在苏轼开创了词的新风尚之后,仍坚守词的本色,使词幽约柔婉的传统路数继续向前发展。他“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用传统的婉约之词来写文人士大夫的心情意绪,善于创造凄婉动人的意境,传达抒情主人公的细腻感受。其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清丽婉约,情韵兼胜。
教学要求:
了解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如何理解秦观词的“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
(九)第八章 北宋其他词人 学时2
主要内容:
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贺铸等
教学要求:
了解此几位作家各自的代表作。
(十)第九章 周邦彦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周邦彦对宋词音律的严格规范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词的内容主要是男女情爱、羁旅行役、写景咏物,与柳永词大致类似,但格调有雅俗之别。他作为北宋词最后一位大家,博采前代诸家之长,形式精致,律度严整,风格典雅,在宋代词坛上有极高声誉。
教学要求:
了解周邦彦对词体律化的意义。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周邦彦词在风格上与柳永词有何异同?
(十一)第十章 李清照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李清照的《词论》是词史上一篇重要文献。在《词论》中,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对词区别于诗的特质、以及词的特殊艺术表现规范做出了理论的探索。她的创作是对本人词学理论的体现。她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善于从口语中提炼明白省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创造不平常的意境。李清照前期词多表现闺阁女子的情怀,后期词则深刻表现了个人的不幸与家国的悲哀。
教学要求:
李清照慢词的艺术成就。
了解李清照的词学观。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李清照的女性身份对其创作有何影响?
(十二)第十一章 辛弃疾词选读 学时4
主要内容:
辛弃疾以武将身份而知名于词坛,其词具有真正的豪情逸兴。同时他又具有宋代文人普遍具有的学者气质,这使其词豪放而不流于粗豪。辛弃疾词以立意深远、感情深沉、风格沉雄的爱国词最具代表性。除此之外,其创作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如寄托深远的婉约词、爱情词,清新活泼的农村词,以及诙谐幽默的俳谐词等,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教学要求:
辛弃疾词的豪放特色。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1、辛弃疾的词在用典方面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举例说明。
(十三)第十二章 姜夔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姜夔是南宋格律派词人的代表。他追求典雅的词风,并具有“援江西诗法入词”的特色。姜夔精通音律,常常自创词调。在《白石道人歌曲》中,有17首词旁附自度曲,不仅注明了宫调,还有详细的乐谱,在词史和音乐史上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教学要求:
体会姜夔词“清空骚雅”的风格特色。
了解姜夔自度曲在音乐史上的价值。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如何理解姜夔的“援江西诗法入词”?举例分析。
(十四)第十三章 吴文英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吴文英主张词要谐律、用字要雅正,在这一点上与周邦彦、姜夔一脉相承。吴文英在练字、用典、构思、取象等方面,深受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的影响。其词以用字浓艳凝涩、结构曲折绵密、境界奇丽凄迷自成一家,以艺术上的独创性丰富了宋词的表现艺术。
教学要求:
了解吴文英词在构思、取象、练字等方面的特色。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张炎《词源》说吴文英词“如七宝楼台”“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如何理解这一评价?
(十五)第十四章 蒋捷词选读 学时2
主要内容:
蒋捷是宋末词人,宋亡后隐居不仕。其词多抒发亡国之悲和兵后乱离之感。风格比较多样,不主一宗。一些词作萧疏悲凉,近于辛派;也有不少清新自然、别有风致的作品;还有一些词化用俗语俚语,别具一格。总体来说,其词洗练缜密,练字精深,不少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树一帜。
教学要求:
了解蒋捷词作的主要题材及其多样化的词风。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讨论:以《一剪梅·舟过吴江》为例,说明蒋捷词“练字精深,音词谐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特点。
(十六)第十五章 南宋其他词人 学时2
主要内容:
朱敦儒、张元幹、陆游、张孝祥、陈与义、刘克庄、刘辰翁等
教学要求:
了解这些作者的代表作。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必备项)
夏承焘:《月轮山词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缪钺:《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杨海明:《唐宋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刘尊明:《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可选项)
教学策略:以作品精读为主要方式,从具体的字句、篇章进入,辅以相关的知识介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思考,并学会深入文本、品鉴作品的方法。
六、考核方式(必备项)
成绩计算:读书报告(40%)+期末论文(60%)
1、读书报告:
从课程介绍的词人中选取一人,阅读他(她)的词作全集,并作详细的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鉴赏品评,可以是比较阅读,也可以是考证辨伪等。一学期共交三次,每次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字。
2、期末论文:
题目可自选,在宋词范围之内即可。可以以某一位词人为中心,或以某一类词作为中心,又或是以某一种词学现象为中心。应该做到论点清晰,有理有据。需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
字数要求:5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