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
所在位置: 首页» 特色课程
历史认知导论
发布时间:2019-08-12     文章来源:

GEN03010 历史认知导论

课程名称:历史认知导论

英文名称:l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课程编号

所属模块】新生研讨课

学分数1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学时数16

开设学期(春季、秋季、夏季小学期)春季

【已开设次数】 1

【建议选课人数】 20

授课教师姓名马卫东

授课教师职称副教授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ma_weid@163.com

【先修课要求】

【开课单位】 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必备项)

本课程通过师生互动形式,搭建一个学生对历史学基本问题进行研讨的平台。提升学生对历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知,体验历史认识形成和史学研究的过程,初步掌握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的差异与联系。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历史和历史学的基本问题。

2、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提升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感悟历史的程度与水平。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 学时(1+1

主要内容:如何完成大学历史专业学习转型?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要求:(必备项)课堂发言、分组研讨

重点、难点(可选项1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

(二)研讨专题一: 什么是历史 学时(2+1

主要内容:历史有怎样的特点? 如何认识历史的源和流?

教学要求:(必备项)课前预习、听课与讨论结合,讨论中提出问题。

重点、难点:(可选项)历史的源和流的复杂性及其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

(三)研讨专题二: 如何认识“历史观” 学时(2+1

主要内容:中外学者关于历史观认识的梳理;什么是历史观?怎样形成历史观?

教学要求:(必备项)课前预习,课上发言,参与讨论。

重点、难点:(可选项)形成历史观的必要性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

(四)研讨专题三: 如何认识和使用书写的“历史” 学时(2+2

主要内容:历史的书写与重建;多元化与多样性“历史”的认知;研讨活动:《史记·太史公自序》《全球通史·导论》研讨。

教学要求:(必备项)课前预习,研读相关资源,分组讨论。

重点、难点:(可选项)在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中如何运用重建和书写的“历史”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

(五)研讨专题四: 如何重建历史 学时(2+2

主要内容: 谁是重建历史的主体? 重建历史的基本步骤? 成“一家之言”解析。

教学要求:(必备项)课前预习,课上听讲与思考,学生按组准备专题报告(15分钟)。

重点、难点:(可选项)史家的成“一家之言”与历史教师的“教”的异同和联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必备项)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

《全球通史·导论》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可选项)

本课程的教与学采用个人预习—课堂谈话式讲授--合作研讨—专题报告的模式,主要学习方法:自主研习、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后作业。

六、考核方式(必备项)

形成性考核方式基本涵盖每一个教学环节:

  1. 课前预习。

  2. 课上发言。

  3. 参与讨论。

  4. 合作学习。

  5. 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终结性的考核方式:

撰写专题学习心得。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编写日期】:(可选项)

1 可选项:即该项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