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植物学
英文名称:Botany
【课程编号】GEN04160 |
【所属模块】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
【学分数】2 |
【适用专业】(必备项)不限 |
【学时数】32 |
【开设学期】二 |
【已开设次数】30 |
【建议选课人数】40-60(需配备助教) |
【授课教师姓名】刘全儒、刘宁、魏来 |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副教授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必备项)Email:liuquanru@bnu.edu.cn,liun@bnu.edu.cn |
|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
|
【先修课要求】(必备项)无 |
一、课程简介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界中由低等到高等的各个门及纲的
物在形态解剖、分类、进化、生态、动物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类群、植物进化发展史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植物科学各分支学科及相关生命科学内容的选修和深入学习奠定一定的植物科学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达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生物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水平,培养合格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了解植物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较为熟练地解决实际中的植物科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总论1学时
主要内容:
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理解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掌握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四界、五界系统;现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4学时
主要内容:
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细胞的新陈代谢;植物细胞的增殖,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与分泌结构,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等。
教学要求:
了解植物体复杂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结构的复杂性为基础的,细胞本身又通过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理解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互统一.
掌握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特点、植物体的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细胞特征及其生理机能,掌握细胞分裂的方式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重点、难点:质体的类型及结构;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分化与信号转导;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和功能。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5学时
主要内容: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根和根系;根尖构造;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形成层与木栓形成层;根瘤与菌根;根的功能;根的变态。茎的基本形态;芽;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和芽原基;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木材三切面和年轮;树皮;裸子植物茎的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茎的生理功能;茎的变态。叶的形态;叶脉;单叶和复叶;叶序和叶镶嵌;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叶的发育;叶对生境的适应;落叶与离层;叶的变态。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植物营养器官形态建成的规律,认识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理解种子的萌发就是胚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生长和进一步分化的过程;理解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起源及发育过程。
重点、难点:胚的构造与幼苗形成的关系;根茎叶的基本结构;由根尖到初生结构、次生结构的转变过程;茎尖到初生结构、次生结构的转变过程;木材的三切面;根和茎维管束的转变。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三章植物的繁殖 5学时
主要内容:
繁殖的概念和意义;繁殖的类型;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花的基本组成与结构;花各部分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演化;花序的概念及类型。花药的发育;花粉囊壁的结构与功能;小孢子的产生和发育;成熟花粉的结构与功能。胚珠的发育与结构;胚囊(雌配子体)的结构与发育;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子的形成;果实的形成与结构;果实的类型;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教学要求: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特点;理解花的组成和花器官各部分的发育,直至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掌握花的组成和结构,大、小孢子的形成、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双受精及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
重点、难点:植物的有性生殖;花各部分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演化;大小孢子的产生及花粉与胚囊的结构和发育;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结构。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四章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1学时
主要内容: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植物命名法;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教学要求: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主要层次以及当前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和灭绝的状况。
理解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掌握植物分类的单位和阶层系统以及命名法和植物界的主要类群。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五章原核藻类1学时
主要内容:
原核生物的概念及范畴;原核藻类;蓝藻门的主要特征、代表种类及经济价值;原绿藻门的分类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了解蓝藻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理解原绿藻门的分类地位;掌握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六章真核藻类2学时
主要内容:
真核藻类的主要特征;真核藻类的主要门类及分门的依据;绿藻门、轮藻门、硅藻门、褐藻门、红藻门主要特征及代表种类;真核藻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经济价值。
教学要求:了解真核藻类的主要门类及分门的依据;理解真核藻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经济价值;掌握真核藻类尤其是绿藻门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绿藻门的主要特征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七章苔藓植物2学时
主要内容:
苔藓植物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种类—葫芦藓;其他代表种类—地钱、角苔;苔藓植物的经济价值。
教学要求: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史特点以及其经济价值;理解苔藓植物在植物界中的地位;掌握苔藓植物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种类葫芦藓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苔藓植物有性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八章蕨类植物2学时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维管组织和中柱;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和代表种类—蕨;蕨类植物的其他代表种类;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史特点以及其经济价值。
理解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的地位以及适应陆生生活的特点。
掌握蕨类植物主要特征;蕨类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种类蕨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维管组织和中柱。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九章裸子植物2学时
主要内容: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生活史;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常见科属;苏铁纲(苏铁科)、银杏纲(银杏科)、松杉纲(松科、杉科、柏科)、买麻藤纲(麻黄科、买麻藤科);裸子植物的经济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史特点以及其经济价值。
理解种子的形成对植物适应陆生生活的意义。
掌握裸类植物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类群。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裸子植物的生活史过程。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十章被子植物5学时
主要内容: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进行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花程式、花图式和植物检索表。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纲6亚纲、19目的19个科和单子叶植物纲的5亚纲、6目的6个科。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等4个分类系统。
教学要求: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史特点以及其经济价值;理解种子的形成对植物适应陆生生活的意义;掌握裸类植物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类群。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重点掌握的科是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蝶形花科、菊科、禾本科、兰科;恩格勒系统和克朗奎斯特系统。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十一章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2学时
主要内容:
植物进化的证据;植物进化的趋势和进化方式;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植物界的起源和进化;单元起源和多元起源;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原核藻类的产生;真核藻类的产生和发展;裸蕨植物的产生和蕨类植物的起源和发展;苔藓植物的产生;原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起源和发展;被子植物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植物进化的证据、进化的方式和进化的基本理论;了解植物界的起源和进化简史。
理解植物界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
掌握真核藻类的产生和发展、裸蕨植物的产生和蕨类植物的起源和发展、苔藓植物的产生和发展、原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起源和发展、被子植物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高等植物的起源、种子的起源、被子植物的起源。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十二章粘菌、真菌和地衣1学时
主要内容:
真菌门的主要特征;真菌的分类和代表种类;粘菌和真菌的起源;真菌的经济意义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粘菌、真菌和地衣的经济价值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其研究进展。
理解粘菌、真菌和地衣在自然界的作用。
掌握真菌和地衣的营养体形态、细胞结构、营养方式以及特殊的发育方式。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子囊菌和担子菌的生活史过程。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第十三章植物、环境与人类1学时
主要内容: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物对人类的贡献;保护植物资源的意义;我国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合理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的一般原则和思路。
教学要求:
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物对人类的贡献,保护植物资源的意义,我国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掌握环境的概念;植物对环境中生态因子的适应;植物的种群、群落和植被的概念。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和难点是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教材: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2011,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网站:http://bb.bnu.edu.cn/webapps/porta
内有讲义、课件、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动物学教学BBS、拓展学习资料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讲教师以合适的形式进行教学,熟悉所教授学科的基本内容以及该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阅读参考资料,训练其针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
平时的课堂讨论与作业(60%)+闭卷考试(40%)
【编写日期】: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