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与培养方案
所在位置: 首页» 教学资源» 专业与培养方案
体育学类(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
发布时间:2019-08-22     浏览量:

一、 培养目标

崇德弘教,具有诚挚的家国情怀和体育精神;文武双修,具有优良的学科素养和精湛的运动技能;传道授业,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和教学、训练技能;锐意创新,具有国际视野和体育教学、训练的基本研究能力;培养符合学校体育工作要求的卓越人才,成为引领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的“四有”好老师。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二级指标

指标分解

编号

指标名称

师德规范

1.1

政治立场

  • 认同并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教育方针

  • 在教育实践中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3

职业道德

  •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熟知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并依法执教;
  • 立志成为具有教育理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教育情怀

2.1

教育使命

  • 秉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校训精神,志愿从事教师工作;
  •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终身执教的教育理想;

2.2

教育观念

  • 具有较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 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 适合时代的创新需求,有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知识整合

3.1

体育教育专业素养

  • 具有扎实的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沿研究问题、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
  • 能运用体育教育的专业知识对基础教育涉及的有关中外文献本进行分析和解读,并能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进行设计和指导;
  • 对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运动和健康现象、问题和规律等有探索的欲望,能够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对这些现象、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并能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有关规律的认识;

3.2

学科教学素养

  • 明了体育教师应具有专业知识和基本素养,并理解它们在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能理解和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能和运动、健康等专业知识整合形成学校体育及其体育教学知识素养;
  • 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规律和运动能力发展的特点,并总结出相应的体育教育及教学规律和方法;
  • 初步习得基于运动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

3.3

通识素养

  • 理解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民风,了解国际先进文化及其变革原因,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和观察视角;
  • 能用这些文化理念来关照学术、社会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学、教育和体育运动等现象;
  • 形成具有自我独特特性的体育学科的专业素养;
  • 在发展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且能融会贯通应用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指导和研究实践中;

教学能力

4.1

教学理念

  •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 理解教师在学生学习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掌握教师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 了解体育课程课程标准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变化原因;
  • 理解最新的体育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课程教学实施要求;

4.2

教学设计与实施

  • 能够运用体育教育的最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 创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
  • 能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适当的反馈;
  •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开展学习评价;

技术融合

5.1

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能力

  • 能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掌握与教学有关的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加以运用;能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
  • 能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
  • 能初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创设丰富的体育学习环境;
  • 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方面的作用;

5.2

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能力

  • 了解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课程、教学深度整合的最新理念,知道如何基于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理论和技术;
  • 在教学开始的准备阶段、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阶段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达到最终的目标;
  • 引导学生独立开展资料搜索,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其自我反省能力;

班级指导

6.1

管理理念

  • 把德育放在班级指导工作的首位,一切教育工作以德育为先;
  • 熟知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 理解和掌握中学德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

6.2

班级建设

  • 基于科学管理观念,开展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与环境;
  • 能够结合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德育和心理健康活动的设计方法,开展合适的班级教育活动;
  • 掌握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能,懂得建立家校合作的交流渠道;

6.3

学生指导

  • 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有关技巧,及时疏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生活压力,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路人;
  • 能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指导学生制定基于自我天赋、优势和特长综合发展的人生规划,制定每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的重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综合育人

7.1

立德树人能力

  •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能够从哲学等视角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育人理念;
  • 具有全程育人、立体育人的意识,理解环境育人、随机教育与家校社区共同育人的价值;

7.2

学科育人能力

  • 熟知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理解体育学科在育人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
  • 在学科教学中,能在设计中将体育学习目标和育人目标结合起来,在环节中贯穿育人的活动,发挥评价在育人行为中作用;
  • 能在体育学习设计中初步将学生人格养成、理想塑造等与体育学习融合起来;

自主学习

8.1

终身学习

  • 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明确终身学习在人生发展中的意义;
  • 对于未来的职业成长有期许,渴望成为体育教师中的卓越教师;

8.2

专业规划

  • 掌握教师不同阶段专业发展的规律与要求,明确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在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意义,能够制定不同阶段的专业学习计划;
  • 能够结合社区环境、学校发展、学生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自我专业发展的职业规划,在工作中平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工作事务和教学研究等关系;

8.3

自我管理

  • 能够实施自我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
  • 克服学习中各种影响的因素,妥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
  • 在工作中开展自我锤炼,张弛有度生活,完善自我的职业成长和个人终身发展;

国际视野

9.1

了解国际前沿

  • 在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兼具国际视野,对国内外的最新的体育教育等研究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
  • 具有深入理解、探究全球先进语言和文学专业以及教育教学经验的兴趣和意愿;

9.2

国际交流能力

  • 具有与国际学者和同仁交流的能力;
  • 就教育的有关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 能够独立查找和阅读国际文献,主动学习和了解国际母语教育中有效做法;
  • 初步具备参与国际专业交流团体或国际会议的意愿和能力;

反思研究

10.1

反思能力

  • 明确知道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 能够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反思、批判、创新的习惯和意愿;

10.2

批判能力

  • 能够借用有关标准批判性地看待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或专业学习中问题,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主动查阅理论资料、咨询专家教师、开展特定研究;
  • 主动找寻造成教育教学或专业学习中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10.3

研究能力

  • 能够运用量化、质性和混合研究方法,针对有意义的问题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
  • 利用实际证据来反思常见教育现象和解答教育问题;

交流合作

11.1

沟通能力

  • 掌握社会人际交往的方式和方法,能运用这些交流的技巧和方法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开展交流;
  •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聆听、发表意见、汇总、研讨等具体方法,并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活学习中;

11.2

合作能力

  • 理解学习共同体含义和作用,认同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并能够参与或组建学习共同体;
  • 掌握团队协作的做法,认同团队协助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团队协助;
  • 掌握理解沟通合作技巧,并能运用该技能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主干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四、核心课程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保健康复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概论、体育运动心理学、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论文、国外研学、科学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制课程、教育观摩与研讨(教育见习)、教育实践与提升Ⅰ(教学技能实训)、教育实践与提升Ⅱ(教育实习)、教育研究与发展(教育研习)、高水平训练、竞赛组织与比赛执裁等。

六、学制

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毕业总学分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毕业总学分:142学分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40分

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必修18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分,教师职业信念与养成教育2学分,军训与军事理论2学分

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

必修6学分:大学外语6学分

选修2学分:东西方文化类2学分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选修4学分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必修6学分

必修数学类课程“体育统计与常用软件”3学分、大学计算机3学分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选修2学分

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选修2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

76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54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

选修16学分:理论12门,选4门;技术8门,选4门,共计16学分

项目制学习

必修6学分: 国外研学/项目制课程/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卓越教师养成课程

26分

教育情怀与生涯规划

3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学分;教育观摩与研讨(教育见习)1学分,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各开展1次,每次0.5学分。

教学能力与学科素养

1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2学分;教育实践与提升Ⅰ(教学技能实训)2学分。课程学分要求修读学校层面课程4-6学分,学院层面课程6-8学分。

教育研习与职业发展

9学分:其中,课程学分4学分;教育实践与提升Ⅱ(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究与发展(教育研习)1学分。

总计

142学分

 

 

 

、教学计划表(略)

十、修读要求

本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4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76学分(含项目制学习)、卓越教师养成课程26学分。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按照学校要求修读。

(二)专业教育课程

1.主项选修课模块中选课人数足球10-30篮球10-15人排球10-18田径10-15人武术6-12人(两个年级和班上课)体操6-12人(两个年级和班上课)羽毛球10-16人乒乓球10-16人网球10-16人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太极拳、跆拳道10-20人。主项选修从第4学期开课。

3.项目制学习模块中,突出体育教育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理论、方法、技能的教育。

4.毕业论文从第七学期开始在教育实习前进行开题的准备工作教育实习期间进行数据的收集、问卷调查等教育实习结束后撰写开题报告考试周组织进行论文开题。第八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三)卓越教师养成课程

1.专业方向课模块中,以小学、中学主干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及《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体教学内容为核心,加强教与学关系的理论提升、技能实训,以培养卓越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促健康的机制和方法、体质提升的科学方法为重点内容

2.实习实践模块中,以体育教育各个环节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和裁判法为主要内容,着重突出体育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实习和实训。

 

备注:具体内容以培养方案的实际执行版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