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情动态
新闻报道
所在位置: 首页» 院情动态» 新闻报道
脚踏实地、未来可期 ——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刘静玲教授
发布时间:2020-01-05     文章来源:



未来教育学院

1.1

学期接近尾声,珠海校区依然是绿树成荫、葳蕤蓊郁。周一下午,我们有幸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刘静玲教授。刘静玲老师兰心蕙质温婉娴淑,其深厚的学识与优雅的谈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谈到为什么选择环境科学专业老师回忆1987年我研究生毕业,正值东北师大成立环境科学系,需要生物、地理、化学等各学科背景的老师。”刘老师本科和研究生时期学习生物专业,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刘老师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忠实“粉丝”,她谈到正是蕾切尔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促使了环境科学的诞生。知识与兴趣双向驱动,使得刘老师选择学习和研究环境科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老师指出,虽然环境科学学科发展历史比较短,但是从全球视角看,国家、社会个人都对绿色发展有较高关注。她坦言:“我选择这门学科无怨无悔。它既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同时也是以问题导向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来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针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问题,刘老师表示,垃圾分类是必须要实现的。“地球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用来填埋垃圾,同时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的影响越来越大。她进而阐释垃圾分类有两:一是从环境学科角度来说关系到危险废物的分类危险废物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人类健康地球环境有极大危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其进行分类和管理,进而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从普通公众角度来说,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的分类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开展这项工作。

刘老师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纯的只是分类的问题这么简单垃圾分完类之后,又进到一个垃圾车混合在一起,是目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垃圾分类问题,首先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达成共识,将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循环化处理,发展循环经济然后,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要从源头上控制,国外“零废物”城市的成功案例。刘老师以企业过度包装为例,指出“大学生相比政府企业可以做得更好”。她认为大学生更容易接纳新事物,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设计学专业的同学在设计包装时,就可以充分考虑其后续回收再利用,如此便可从源头控制垃圾的出现

刘老师谈到环境问题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环境污染,分为水体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第二类是资源枯竭例如市场上畅销的从水源地开采的瓶装水,它就容易造成水源地水资源短缺,进而导致河流下游河水枯竭鱼类死亡。第三类是生态破坏。例如破坏一片草坪,那么草坪周围水体净化能力就会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总之,地球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每个人都可能对破坏地球环境推波助澜的作用。节约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无论个人行动作用小,都可以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从而为整个地球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除了意识和行动上需要节约资源以外,她指出,技术和管理层面也同样重要。以水龙头为例,水龙头设计应该有利于每个人更好地节约水资源。最后“意识——行动——技术——管理”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源保护系统。

1.0

教研并重 教学相长

要想做一名好老师,刘老师表示,要认真地讲好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件事情。求真求实,整合知识,才能不断创新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主动学习相关科研成果。因为“我们每个人即便是终生在大学里面,仍然有许多知识是学不到的。快速学主动学马上用,如此方能好地去解决问题”。

刘老师为大本科生开设了“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她设计了许多互动环节,将课堂分为不同模块,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以此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思维能力、探索未知世界。“如果老师从头一直讲到尾,学生就会失去表达的空间,天性就被压抑。我们应该一起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刘老师还采取了“理论+案例+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后需要查阅文献,参加校园生态考察和社会调查,参加绿色沙龙和圆桌论坛,还要进行课堂展示。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压力比较大刘老师不断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

“在刘老师的课上,老师同我们的联系比一般课要密切得多。经过老师的教学,我们思考的角度变得更多样,收获了许多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知识。”人文试验科学专业的戚嘉怡同学如是说。

刘老师经历了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角色的转变,她认为这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三大任务,三者相辅相成“北师大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并重”。刚刚入职时,首先要把教学做好,然后慢慢做一些科学研究的工作。在这个熟练过程中积累经验,之后再做管理工作,承担更多责任也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反过来也会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学习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北师大这样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大家都是你追我赶,争相创新”。她总结,无论做哪一项工作,只要学校交给了我们,都需要认真去做,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4

1.2

脚踏实地 未来可期

对于大新生难以平衡学习和生活陷入焦虑这一现象刘老师认为之所以存在焦虑,是因为大新生没有做好准备,时间管理能力不足。当同学能够预期未来时,焦虑自然就消失了。她建议同学首先要学会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懂得取舍。当面临多种选择时,要清楚了解自身能力事情重要程度,以此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同时也要提高生活质量,学会“LIFE TO WORK”,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自如地管理时间。其次,需要提高效率,不要在无效的事情上花费过多时间要“泡图书馆,而不是“泡手机”,博览群书之后才有自己的想法观点。网络信息大都是碎片化的,在大学里面需要的是系统学习。当学习到关键的时刻要集中精力,把自己全部潜能挖掘出来,去完成这件事情,这一阶段要做到“WORK TO LIFE”。

5.1

“‘黄埔一期’的学生综合素质是很优秀的,而且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能吃苦。”刘老师对同学们抱有深深的期许。她希望同学们在“双一流”大学中,要和一流的师长进行深入切磋,懂得深入思考积极提问,尝试解决多学科复杂耦合的问题因为“很多的东西都是在老师的头脑里,比如经验积累学术思想并不在教科书里”。要读万卷书,阅读一流的学术期刊论文,多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学术社团,锻炼自身辨识能力。进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行万里路,去解决现实以及未来社会的重大复杂问题。“在北师大这么好的平台上,多读、多想、多问。未来可期,你们会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