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所在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报道
王本中教授:发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选择与未来畅想——京师励耘讲坛名师名校长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19-12-09     文章来源:


未来教育学院


125日晚7点,京师励耘讲坛名师名校长系列第八讲在励教楼C204举行,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王本中教授以“发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选择与未来畅想”为题,给未来教育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高屋建瓴、内容丰富的精彩演讲。讲座由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孙波老师主持,胡永建老师,赵永宽老师,张冉老师,包孟红老师,未来教育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和慕名而来的学生家长参加了演讲交流活动。

王本中老师首先从素质教育的时代演进娓娓道来,他指出素质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阶段,素质教育阶段,和十八大后提出的发展素质教育阶段三个时期。

王教授以发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选择作为切入口,从人口政策、教师培养、地区差异等方面多方位论述了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并深入地分析了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

最后,王本中教授对“教育+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和“全民学习中心及终身学习共同体”等未来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畅想。

在互动阶段,孙波老师就“利用脑电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识别学生课堂情绪”等社会热点问题请教了王本中老师的看法。王老师认为这种方式过于简单化了学生的学习问题,它涉及到科技背后的人类学和社会学问题,而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需要学者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人文科学试验班的曾雪妮同学担心在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贫困地区因物质和信息资源的匮乏会拉大与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的差距。王本中老师夸赞曾雪妮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为避免这种状况国家在着手两件事情,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互联网让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另一件事情是实施教师跨地区轮岗。这涉及到财政、人事和其他资源统一调配的问题,改革任重而道远。理科实验班的刘东轩同学担忧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否操之过急,王本中老师表示了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在中小学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恰恰是“正当时”。思政专业的朱文华同学关注信息技术革命对德育的影响,王本中老师说“立德树人是任务,德智体美劳是内容,过去我们将德育泛化为政治教育,而现在我们在更正、改进,开始重视公民教育,科技革命成为推动这种转变的助力器”。

胡永建老师请王本中老师谈谈对未来数学教师的期待,王老师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建议同学们多关注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同时还要注重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

庄秀丽老师问到关于民办教育不能直接引进国外教材这一政策问题,王本中老师说这涉及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教育走国际化的道路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课程,引进不是照搬而是要将其本土化,另外这个问题还涉及到教育主权。

最后,在全场老师及学生的热烈掌声中,王本中教授结束了精彩的演讲,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胡永建老师代表学校为王本中老师颁发了京师励耘讲坛嘉宾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