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所在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报道
百廿回望,教育兴邦,十年求索,师范报国
发布时间:2021-06-10     文章来源:乐育书院 未来教育学院

  十年岁月,上下求索,百廿师大,教育报国。

  在“为民族复兴办教育,为国家富强育英才”的办学初心引领下,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首届公费师范生毕业10周年。十年磨一剑,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公费师范生的成长,是北京师范大学交给党和国家的一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答卷。

  十年来,他们不忘初心,三尺讲台存日月;

  十年来,他们矢志奋斗,克勤求实育良才。

  他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师大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谱写着新时代师范人的青春之歌。

  为传承教育兴邦,师范报国的师大精神,乐育书院在首届公费师范生毕业10周年之际,开展优秀公费师范生校友返校交流活动,引导在校师范生坚定教师职业信念,涵养高尚师德。目前,已邀请三位优秀师范生校友与同学们面对面,探讨公费师范生的职业发展与未来规划。

上善乐育,平凡之路有星海

  毕业10年后,2011届历史学院师范生校友韦夏玲再次回到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站上乐育沙龙第一期“校友面对面”嘉宾席,她说,“时间和物价一样,不会等你慢慢长大”,“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提升个人技能,都能在教师行业闯出一片天地!”

  在北师大的坐标系内,有师者“盛德励耘,上善乐育”的独特气质,有学子闪亮的青春岁月,更有其命树人的百年传承。公师教育,肇基于斯。早在1902年,北师大的先辈们就已经提出各省保送的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回各省任教的师范生培养理念,但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些前瞻擘画只能是无根之木。在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这些未竟之业终于有了成长的现实土壤。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2007年,国家以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为依托,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14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已累计招收8000余名公费师范生,超过90%的公费师范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韦夏玲正是其中一员。

IMG_9972

  2011年,韦夏玲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回家乡广西任教。和珠曲、朱启平一样,他们都“愿意在平淡中获取那一刹的闪亮,愿意在琐碎中捕捉那一瞬的甜蜜”,都在成为“真正的教师”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且教且乐,尘埃深处育花朵

  2013届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师范生校友贺心怡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尘埃中汲取养分,开出花朵的故事”。

  2009年高考结束后,贺心怡不顾亲友反对,坚定地选择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她坚信“往之不鉴,来者可追”,只要不断学习,自己一定能搏出一片天地。在北师大求学期间,贺心怡与扎根边疆的古丽加汗·艾买提一样,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和努力,为的就是“离自己梦想中那方安身立命的三尺讲台再近一点”。

  分秒成日夜,日夜构年华。离开母校后,贺心怡和无数师大人一样,不断锤炼教学技能,优化课堂管理能力,锻造研究型教师思维,并逐步将“成为终身学习者,培养终身学习者”确立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DSC04316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贺心怡每次备课,都会站在学生的视角,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她的教学笔记、教学反思本已经占满了整整一排书架。这些努力让她能和学生们一起去探索英语世界,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

  贺心怡鼓励同学们,“面对困境不要止步,只要把握机会,不断努力,即使身处尘埃之地,也能浇灌出绚丽的花朵”。

木铎金声,弦歌不辍谱新篇

  杨习志是北京师范大学2011届物理学系毕业生,目前在云南昆明市第一高级中学任教,“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是他的执教座右铭。

  10年前,和许多师大学子一样,杨习志怀着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走进师大校园。工作10年,杨习志把“名师不如严师,严师不如盯师,盯师不如泡师”当作自己的工作法宝,只要一有空闲,杨习志就一定会和学生们在一起。他觉得只有一线教学才能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履行公费师范生的使命,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大精神。

IMG_0238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师大校训,也是所有北师大人的信仰。

  从2011年到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输送出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公费师范生;从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到珠海金凤路18号,北京师范大学时刻准备着响应国家号召,踔厉奋发,为民族育希望,上下求索,为国家铸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