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所在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报道
行你所行 无问西东——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李京教授
发布时间:2020-12-16     文章来源:未来教育学院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李京老师在幼年时期开始接触科幻类著作,也因此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学生时代他第一次接触到遥感知识,这再次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好奇和探知欲。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逐渐认识到遥感的实际价值和实际效用,由此,开启了研究环境灾害和空间信息技术的一生。

04

“术业专攻,为国利民”

李老师长期从事资源和环境灾害的相关研究工作,潜心钻研。在他看来,自然环境灾害和资源管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与其他学科联系性强。并且,灾害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一旦发生不仅要考虑到它对环境本身带来的破坏,还要看到其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如经济损失。要真正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需要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宽广的学科基础。

在谈及当下环境问题时,李京老师表示:当下对资源和环境灾害管理应该改变过去靠人力和人海战术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在管理体系上,要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技术层面上,要大力推动高新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学会向管理要效率,向科技要战斗力”。要时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让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不能等到环境污染后才进行治理。

05

“学有所用,有所值”

在回答“如何做好科研”这一问题时,李老师认为做科研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一方面是要以热爱、平和的心态去做科研,要从心底去认可科研,把科研当作实现自己理想与价值的平台,和发挥能力的途径,进而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坚持自己所热爱的,兴趣能驱动着把事业做下去。另一方面要有科研的情怀,要看到科研更深层次的意义,“当你所做的科研项目能够利国利民时,你就会沿着自己选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同时,做科研更要有理想信念,能够坚守底线,坚守最开始做科研的初心。“我相信所有科研人员最开始做科研的时候,都是秉持着学无止境的态度去做科研的”。

李老师认为做科研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困难,因此更加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人都会有研究不太顺利的时候,存在许多疑惑,但是真正喜欢科研的人是能够勇于面对,度过难关的”。

07

“教研并行,其乐无穷”

李老师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教学工作。在处理科研与教学平衡发展的问题时,他一直将教学任务放在首位,在他看来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教学。教学是稳定且经合理规划的,须得按时按点按计划进行。而科研周期长且时间可以灵活安排,相较之下应当放在教学之后。更为重要的是,科研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引学生。

科研与教学不是绝对分离的,作为高校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还要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在保证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去,让学生切身悟科研价值,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之中,增强学习的获得感。

01

“广学博思,浸润身心”

李老师不仅在学科专业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还广泛涉猎,饱读经典,尤其对王阳明心学颇有兴趣。他指出,师者除了讲授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做人道理。正如校训“学为人师,行为范”所要求的那样,教师要通过广泛汲取其他领域的知识,锻造自身,从而能更好更充分地授课,亦能更加及时地解答学生不同层面的问题。

对于记者关于“学生如何将王阳明心学的内涵应用于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李老师笑着说到: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主张道理和实际相结合,不可坐而论道,而应在实践过程中体会“道”,实行道义。这种“知行合一”的思想值得当下学生进行研究与体悟。在学习中,不应该只是浅尝辄止,而应当将其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理解知识,正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说的那样。”

06

“初心不移,学有获益”

当被问及大学生如何去处理自身面临的焦虑和迷茫时,李老师表示:阳明心学强调“致良知”,即通过探求内心来缓解焦虑和迷茫的状况。致良知要求从内心出发,不被眼前的短暂困难所蒙蔽,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学之,行之。”焦虑问题是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社会个体都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要意识到焦虑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李老师同时强调,“在求学之路上,难免会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疑惑,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走向感到迷茫,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大家不妨静心凝思,反问自我最初求学的初心是什么,然后朝着这个方向持续走下去,必定能够有所收获。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把握心境的平衡,切不能因一时困阻和外部世界的诱惑而偏离了自己划定的理想和追求。”

02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最后,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到,“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支柱,大家要把握好个人的定位与国家的关系。”而就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李京老师认为首先需要将个人定位与国家发展的大趋势结合起来,其次根据国家长期的发展态势来指导自己对个人定位进行微调。这样既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也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只有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成就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李京,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应急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亚太经社空间信息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2030行动计划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国家遥感中心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部主任;《MALAYS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副主编中国海洋学会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空间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与灾害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