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媛:谈谈甲骨文已识字问题
未来教育学院
11月12日晚,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跨学科·湖畔博士沙龙第五期在励教楼A101外湖畔平台顺利举行。本次沙龙活动围绕甲骨文已识字这一问题展开交流,探讨甲骨文在教育领域的提炼、转化和融合工作。活动由物理学专业的肖坤博士主持,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赵芳媛博士主讲,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向本琼、孙波,学院相关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学生70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赵芳媛博士先从著录、整理和考释三方面简单梳理了甲骨文字研究120余年的历史。她表示,甲骨文研究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尽管学界的研究成果丰硕,但这些研究只是象牙塔里少数学者的精深研究,距离普通读者很遥远;近些年,随着国务院强调的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国家政策的推行,甲骨文研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了文化热点。
随后,赵芳媛博士详细介绍了甲骨文已识字的具体含义、甄别情况,并介绍说甲骨文已识字分四类:以“元”、“令”为代表的最标准最典型的甲骨文已识字;以“白”为代表,形体结构得不出公认解释的已识词;以“㞢”为代表,构形和音读尚未明白的已识词;以“好”、“问”为代表,词义方面缺乏充分佐证的“已识字”。
讲座的最后,赵芳媛博士分享了她正在进行的关于“确证的考”的甲骨文已识字甄别的工作。她尝试突破以往“已识字”“未识字”的分类格局,基于汉字形音义综合研究的原则理念,一方面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甲骨文已释字分类整理的字形标准,一方面继承传统训诂学词义考证方法订立甲骨文已释字分类整理的意义标准,以形为经、以义为纬,对甲骨文已释字进行分类整理。
在讨论互动环节,语言学专业的张维佳教授提问“为什么在许多魏碑中夏天的‘夏’字会变为‘嗄’,此处的‘夏’和夏朝的‘夏’是何种关系”,“古人在书写甲骨文时是否具有审美意识”。赵芳媛博士回应说,古文字带‘口’字边是常见现象,‘口’字边无实际意义。因为夏天的‘夏’没有具体形象,所以借用同音的表示“中国之人”的‘夏’字来记录,两者是假借关系;古人在书写甲骨文时可能会具有审美意识,但字体大小、笔画粗细主要是和师传与刻写有关,无关审美。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庄秀丽博士关注信息技术在甲骨文已释字分类方面的作用。赵芳媛博士表示,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曾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发数字教育产品——《汉字演变》App,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用微视频的形式形象科学地再现了从殷商甲骨文到现代楷书汉字构形的复杂演化过程;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也曾充分运用数据库技术、信息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了一个科学、系统、实用的汉字全息资源应用平台——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但是赵芳媛博士在对1748个甲骨文已释字进行分类时,主要还是依靠人力,因为甲骨文已释字在形音义方面呈现出来的状况十分复杂,目前难以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化的操作。
来自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公费师范生徐隆胜同学好奇“对当地方言进行分析是否能为探求殷商音系提供帮助”。赵芳媛博士表示,虽然方言中保存了不少的古音、古词,在考察上古音乃至更早的殷商音系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朝代更替、人口迁徙和战争等原因,方言也不断发生演化和变化,所以其作用十分有限。
活动的最后,肖坤博士对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光临表示了感谢,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参与下一期沙龙活动。